-
11-11 27
- 纳米比亚(Namibia) 非洲西南部国家。全称纳米比亚共和国。旧名“西南非洲”。面积824269平方千米。人口200万(2003)。90%为黑人,主要部族有10个,奥万博人占51.2%,卡万戈人占9.3%。此外有白人和有色人种。英语和南非荷兰语为通用语言,各部族有本族语言。白人和多数黑人信奉基督教,其余信奉原始宗教。纳米比亚于1990年摆脱南非统治而独立,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最迟摆脱白人殖民独立的国家,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殖民地。 【国徽】中间的盾面上为国旗图案。盾徽两侧各有一只非洲直角大羚羊,象征勇气、优美和自豪;上端为一只鱼鹰,象征该国领导人的远见。盾徽之下的图案是该国沙 纳米比亚共和国国徽
漠性平原的象征,代表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;印在沙漠性平原上的花饰象征该国的传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。底部的饰带上写着“团结、自由、正义”。
首都
温得和克(Windhoek),人口23万(2005年)。年最高气温30℃,最低气温7℃。 【国家格言】 Unity, liberty, justice(统一,团结,自由,正义)
节日
独立日 3月21日(1990年) 国庆日 3月21日(1990年) 【国石】 钻石
编辑本段地理
自然地理
在非洲南部西岸,北与安哥拉、赞比亚接壤,东、南邻博茨瓦纳和南非,西濒大西洋,海岸线长1,600千米。地处南非高原西 纳米比亚地图
侧,全境大部分地区海拔1,000~2,000米 。沿海有狭长平原;内陆全属高原、山地,一般海拔1,000米以上,最高点2,600米。中部为中央高地;东部为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;西部沿海一带为沙漠性平原 。位于西部偏北的布兰德山海拔2610米,为全境最高点。南部的奥兰治河和北部的库内内河,分别为同南非和安哥拉的界河。主要属干燥的亚热带气候,年降水量自西南往东北从10毫米增至700毫米。南部多沙漠,北部多草原。常年有水的河流极少。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、半沙漠性气候,因地势较高,终年温和,温差变化不大。 年平均气温18-22℃,分春(9-11月)、夏(12-2月)、秋(3-5月)、冬(6-8月)四季。 地质构造 大地构造上纳米比亚位于著名的卡拉哈里克拉通的西北部,其境内出露最老地层 国家地图
为下元古界,基岩出露面积约为4600,第三纪一现代沉积(卡拉哈里层)覆盖面积约为54%。区域构造单元组成上,纳米比亚区域地质构造由以下三种单元组成: 地盾区 主要分布在纳米比亚西北部和西南部,由基底直接裸露的早中元古代变质岩和侵人其内的古老火成岩组成,变质地层原岩为一套海相地槽型沉积,其内主要的金属矿化有Au,Cu.Pb,Zn等。 裂谷活动带地区 在纳米比亚较广泛分布。晚元古代时期,纳米比亚古陆发生大规模裂谷作用,其内发育了巨厚的裂谷型沉积,裂谷后期发生褶皱变形,并伴有火成岩体侵人,其内主要的金属矿化有Cu,Pb,Zn,U,Mo,Fe Sn,W、稀土、Au等。 地台区 在变质基底和裂谷活动带之上发育有未变质的、缺乏构造变动的沉积岩区。 纳米比亚发育的各时代地层有:(1)下中元古界Vaalian系和Mokolian系: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、火山碎屑岩和碎屑沉积岩沉积,大部遭受了较强变质,成为变质基底。(2)上元古界Damara系:为一套陆间裂谷型沉积,早期主要为河流相、湖泊相碎屑岩沉积和裂谷火山岩沉积,中晚期为海相碎屑岩、碳酸盐沉积。(3)寒武系Nama群:为一套地台盖层型沉积,主要由一套浅海相的碎屑岩、碳酸盐岩沉积组成。<4)Karo。层序:为一套地台盖层沉积,由沉积岩和火山岩两套岩系组成,沉积岩系位于下部,主要由砂岩、粉砂岩、页岩组成,含有重要的煤层,时代为石碳纪~三叠纪;火山岩系位于上部,形成于侏罗~白奎纪。 纳米比亚构造线受泛非造山作用影响,主要为北西向和北东向,主要由一系列冲断层和褶皱构造组成,它们不仅控制了晚元古代以来纳米比亚火成岩体的分布,而且也控制了后期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沉积岩的展布。
- 评论(0)
发表评论 TrackBack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